- 关于推荐省政府国资委资产评估... [07-18]
- 关于2025年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... [07-10]
- 湖北省资产评估协会关于举办“A... [06-12]
- 湖北省资产评估协会关于开展20... [06-11]
- 湖北省资产评估协会关于开展20... [05-30]
- 关于转发《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关于... [05-30]
- 关于开展2025年资产评估机构综... [05-26]
- 关于会员信用档案管理系统升级... [05-20]
- 关于对未提交2025年会员资格年... [05-20]
\
近日,湖北正量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任薇在《中国会计报》刊登署名文章《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要点分析》。
湖北省资产评估协会
2023年11月24日
以下为原文内容:
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要点分析
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、预算部门和单位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,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、效率性、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、公正的测量、分析和评判。引入第三方机构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客观、公正、可信专业评价的前提,是了解国家有关法律、法规和规章制度,明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重点任务要求,熟悉相关行业政策、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等。
近年来,财政预算资金涉及的类别越来越广,国家对于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规范、使用效果越来越重视,对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第三方机构应不断完善自身素质,提高专业敏感度,在绩效评价工作中深入研究,追本溯源,明确项目目的,真正理解衡量绩效效果的基准,做好每个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。
评价实施程序
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程序可划分为准备阶段、现场工作阶段、评价分析阶段、报告阶段及归档阶段五个阶段。
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时,绩效评价人员需成立专业小组,其中既要有具备财务会计专业、审计业务专业的人员,也应具备熟悉项目所属领域相关业务、技术规范,研读管理、法律法规方面的专业背景人员。
绩效评价人员应了解项目背景,明确立项要解决的问题,以及项目设立之初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、所属领域发展状况等。弄清项目性质与特点,有利于在后续评价中准确把握评价关键问题。例如,对于非经济效益导向的政策性、公益性项目,应在绩效评价中重点考察政策的执行情况,即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及目标受益群体的满意度。
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思路大致包括四方面。
一是明确项目具体内容、项目达到的目标,包括项目可行性、绩效目标合理性。
二是对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的合理性、项目实际支出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分析。
三是针对项目实施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,并提出改进措施。
四是对项目活动最终实现的产出、服务或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评价。这主要体现在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上,即项目产出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。评价时,应了解项目对社会、经济产生的影响情况,进行公众满意度、受益群体反响等调查,从而体现项目的公平性、可持续性。
原则和方法
绩效评价原则包括科学公正、统筹兼顾、激励约束、公开透明。
绩效评价是对财政支出的经济、效率、效益和公平四个方面的分析评价,有其合理规范的流程。即在遵循绩效评价原则的基础上,针对各类财政支出进行特定性分析,评价结果的运用接受社会监督。
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、比较法、因素分析法、最低成本法、公众评判法、标杆管理法等。
在方法的选用上,应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。对于特殊的评价对象,要结合实际有选择、有重点地加以运用,或偏用一种方法,或几种兼而有之。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,可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、比较法、因素分析法、目标评价法、综合指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绩效评价方法。
指标体系构建
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核心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,包括设计评价指标、确定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值。
评价指标是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。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应遵循相关性原则、重要性原则、可比性原则、系统性原则、经济性原则。
指标体系一般按照多级递阶层次结构进行构建,通常包括一级指标、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。
其中,一级指标为共性指标,分为决策、过程、产出和效益四个维度,包含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。
决策指标是总体指标,可细分为项目绩效目标和资金投入。这方面的评价内容从财政投入角度来设计,是整个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分析的基础,主要表现为投入规模、投入渠道、投入水平三方面。
过程指标反映的是资金管理和组织实施。这方面的评价内容与财政支出总体情况密切相关,需要对预算编制规范化、项目支出预算编报合理性、预决算差异率、资金使用合规性和财务及资产管理等内容进行分析。
产出和效益均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点。
产出指标是指财政支出对项目运作的直接影响,这部分的评价内容及指标主要围绕产出数量、质量、时效、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。
效益指标是指通过直接产出,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的间接影响,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中“效”的核心分析目标。这部分评价内容及指标的设计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、可持续影响、社会群众或受众群体满意度等方面。
二级指标为基本指标,针对某一评价内容,能够进行重要性权重的比较和量化。
三级指标为指标要素,可以理解为个性指标。它依据具体项目类型、背景、资金来源、项目特性划分,是项目评价的量化考核指标。在评价时,需要编制指标说明,即具体采用的量化方式。
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涉及的部门或项目具体内容广泛,指向性强。能否合理确定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值,是绩效评价工作最终结果优良与否的重要体现。
资料收集、现场勘查要点
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涵盖面广,涉及大量的法律、法规、规章制度,国家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财务数据分析、明细分类统计等。因此,在前期准备工作中,制定资料清单尤为必要。在项目效益的评价上,要重视调查文本的设计,尤其是调查问卷的设计。
资料清单包括综合类、管理类、财务类资料以及其他资料,是项目建设执行单位向绩效评价人员申报的材料清单。调查文本则可以包括访谈提纲、项目实施情况调查表、调查问卷等。
调查表、调查问卷等调查文本要清晰易懂。只有被调查对象真正理解调查文本中所列示的填报项目、问题,绩效评价人员才能得到准确且有效的数据资料。同时,评价工作小组需要在调查文本中附上填报说明,帮助被调查人员更好地理解填报要求。
现场勘查工作中,除了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、项目具体实施情况,还需要进行现场访谈。
访谈是绩效评价现场工作中被较多采用的一种调查方法,有利于评价人员更全面、更深入地了解项目各方面情况,包括资金支出情况、财务管理情况、目标完成情况、项目运行情况以及实施效果、相关利益群体观点及意见等。
访谈的对象是多元的,既可以是预算部门、项目执行单位,也可以是相关利益单位、目标受益群体等。第三方机构在访谈时,除了听取访谈对象的汇报,还应根据前期准备工作中发现的存疑点,向特定访谈对象进行问询、求证。因此,访谈前要设计出各类访谈提纲,以便于形成访谈记录,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全面。